古籍知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古籍 > 古籍知识 > 正文

走进古籍 遇见中医|藏书楼(十二)

浏览发布时间:2022-06-10

量守庐

去年上映的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好评如潮,感觉每一集都可以当一部电影去看,这其中有一大部分在讲陈独秀、李大钊、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,但这其中也有一批人在反对此运动,这其中有一位叫黄季刚的,总会在镜头中出现,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批评、批判,而且言语很是激烈。

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藏书家,姓黄,原名乔馨,后改名侃,字季刚(1886-1935),又字梅君,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师从章太炎先生。章太炎先生在当时自称“章疯子”,以能“骂人”著称,黄侃是章太炎先生心中的第一大弟子,也是位狂人,以能“骂”闻名,两人相识并成为师徒,也是由对“骂”开始的,真可谓不打不相识,这里还有段趣事。

1906年的时候,黄侃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,租住的公寓正好在章太炎的楼上,话说一晚夜间内急,本性疏狂不羁的黄侃,懒得下楼上厕所,遂推开窗子来了个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,估计正在读书的章太炎感知到了,两人一个是针尖,一个是麦芒,便开始了对“骂”,大战三百回合,此处省略一万字。

第二日早上问房东楼下是何许人也?得知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,立马肃然起敬,自知昨晚一战得罪甚多,遂负荆而来,扣章先生之门当面谢罪。章先生也是大肚之人,并未计较,黄侃也带着对章太炎的仰慕之情,拜于章门之下。

黄侃虽狂,但不是轻浮、轻狂,而是真才实学,他精小学、善校雠,也喜藏书,达三万册之多,曾写诗抒发己意,亦有些自嘲:

稚圭应记佣书日,昭裔难忘发愤时。

十载才收三万卷,何年方免借书痴。

稚圭指的是西汉的匡衡,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故事“凿壁偷光”的原型,昭裔我们不太熟悉,这里指的是后蜀的毋昭裔,喜读书博学多才。从诗中我们也能看出黄侃爱书、喜读书,并自嘲“何年方免借书痴”,也是书痴一枚。

有藏书处名“量守庐”,取陶渊明《咏贫士诗》“量力守故辙,岂不寒与饥”,指的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,坚持自己的想法与方向,怎能不受冻挨饿呢?借指自己安心做自己的学问,不慕名利。

也确是如此,黄侃先生潜心读书,一心治学,著有《三礼通论》、《尔雅正名评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书,但如仔细品,这些书都是札记、评论性质的书,并非其厚积薄发之作,因为黄侃先生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高的,他曾言“年五十当著纸笔”。

对于此事,身为老师的章太炎也是很着急的,所以在黄侃五十岁生日之时,章先生立马送对联一幅,以表急切之心,“韦编三绝今知命,黄绢初裁好著书”,这里引用了孔子读书的故事和曹娥碑的典故,总之是说你这样好读书,天命之年已到,当写绝妙好辞了(指文章),谁知此联中有“黄”、“绝”、“命”三字,一语成谶,当年(1935)九月,就因醉酒吐血而亡,此实为当时学界的一大损失,令人痛惜不已。

他的量守庐之书在抗日战争中也大部分散失了,剩下的五千余册书由其妻黄菊英先生于1947年捐于湖北省图书馆。

王开林先生在《晚清民国人物系列》一书中把黄侃先生放在“狂人系列”之中,举其七大嗜好,这其中有“美色”、“嗜酒”两项,此二项最是耗精损神,或许是其五十而殒的原因吧!

这让我想起了同样五十而逝的王国维先生,他说“五十年只差一死”,便投湖而亡。

二人都是近代大师,都半百而去,其中原因有很多,但无论如何对其家人、对其朋友和整个学术界都是莫大的损失,痛惜痛惜,正如岳南先生在《南渡北归》书的封面上所言的,大师远去,再无大师。

还好自己收有黄侃先生书一本,《文心雕龙札记》中华书局1962年版,书有些旧而发黄,虽有些看不懂,但自觉珍贵,算是对黄侃先生一种记念吧!《文心雕龙》是黄侃先生最喜欢的书之一,这在《觉醒年代》电视剧中也很有体现。


上一篇:走进古籍遇见中医丨藏书楼(十三)
下一篇: 走进古籍 遇见中医|藏书楼(十一)

Copyright © 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地址: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邮编:130117 吉ICP备05000207号-2